北京
微信扫码购票

已结束

盛世华章·国庆75周年系列演出 ——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 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 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

山东省会大剧院(日照路与腊山河东路)

2024.9.20 19:30 周五

80-480

微信扫码购票
订单动态请在微信小程序端查看

盛世华章·国庆75周年系列演出

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 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

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

2024年是京剧艺术大师、梅派艺术创始人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也是梅兰芳先生之子、梅派艺术传人、原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为缅怀两代京剧艺术大师对中国戏曲艺术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北京京剧院集结祖国各地的当代梅派艺术名家新秀,于2024年3月至12月举办“梅韵流芳”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系列活动,这是京剧梅派艺术在当代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北京京剧院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际行动。


演出名称:

盛世华章·国庆75周年演出季——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 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

演出团体:北京京剧院

演出时间:2024年9月20日19:30

演出地点:山东省会大剧院(歌剧厅)

演出场次:1场

演出时长:150分钟(无中场休息)

儿童入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俗话说:“北京坐科,上海挂号”,要想成梨园名角儿,来上海“挂上号”是必经之路。1913年冬,刚满20岁的梅兰芳就像众多梨园子弟一样,打算在上海登台亮相。


这位从京城来的梨园少年登上丹桂第一台,凭借《彩楼配》《玉堂春》《武家坡》一“炮”而红。在上海演出期间,学青衣、花旦的梅兰芳竟还跨行当挑战刀马旦上演压台戏《穆柯寨》,一时红遍江南。


多年后,梅兰芳仍对穆桂英一角念念不忘,在他倾力打造的《穆桂英挂帅》中,年长的梅兰芳扮起年长的穆桂英,成就了流传至今的经典。

梅兰芳先生《穆桂英挂帅》剧照

京剧《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65岁时根据同名豫剧改编,是大师1959年向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剧目,也是他晚年的代表作。当时京剧舞台上鲜有表现中年穆桂英的作品,这部情节曲折、唱腔丰富的好戏填补了这一空白,并成为了梅兰芳生前最后一部新编剧目。

梅大师在创作中吸取不同剧种的精华,并与自身表演风格完美融合,体现了其“移步不换形”的艺术主张。剧中“穆桂英”一角融合青衣及刀马旦于一身,展现出刚毅果敢、气吞山河的巾帼英雄形象。

《穆桂英挂帅》全剧共有八场戏,《捧印》一折是全剧的重点场次,不仅唱腔和身段并重,还有大量的内心戏需要通过演员的表演传达给观众。

其中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小儿女探军情尚无音信深情动人,将身为母亲的穆桂英为儿女们担忧焦虑、望眼欲穿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振奋人心,把穆桂英面对国家战乱,其内心纠结的思想变化刻画地细致入微。

此外,“九锤半”特殊的表现手法也是此处的一大看点。“九锤半”又名双飞燕,是京剧中的一种锣鼓经打法,为无台词的表演动作所专用,常用于表现剧中人物在思想混乱时的思考和犹豫。通过“九锤半”的运用,精彩生动地揭示了穆桂英复杂的思想演变过程,把处于国仇家恨的两难境地的穆桂英接印时复杂的内心变化演绎得恰到好处。

张慧芳 饰 穆桂英


张慧芳简介:

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工青衣。1979年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京剧科学习,1986年毕业分配至河北省京剧院工作;1987年至1988年在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进修;1999年调入湖北省京剧院工作;2002年至2005年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第三届中国京剧研究生班;2011年调入北京京剧院工作。

师从金雪琴、齐兰秋、李嬿、于玉蘅、王小蓉、蔡英莲、安荣卿、王婉华、刘秀荣、艾美君、李维康、杨春霞、李炳淑、张南云等老师。2018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芙为师。擅演《玉堂春》《白蛇传》《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谢瑶环》《四郎探母》《红鬃烈马》《桑园会》《三娘教子》《秦香莲》《望江亭》《蝶恋花》等剧目。

曾荣获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五届“CCTV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第三、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