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微信扫码购票

已结束

《放牛班的春天》原唱传承者-法国圣马可童声合唱团电影全套曲目音乐会

青岛大剧院(金家岭街道云岭路5号(香港东路北侧))

2025.5.3 19:30 周六

80-580

微信扫码购票
订单动态请在微信小程序端查看

本场演出为实名制购票,演出票售出后不退、不换。


购票及观演须知:

1、演出票作为观众唯一的入场凭证,请妥善保管,若丢失、破损或无法辨认,将禁止入场观看演出。

2、剧院楼层之间互不相通,特别是带孩子的观众,建议为孩子购票时与家长买同一楼层座位。

3、线上通过剧院官方微信、网站购买剧院自营演出项目,实付满200元可享受快递包邮服务;购买非自营演出项目及自营演出实付不满200元订单,如需快递服务需自付邮费。

4、为安保及消防安全,剧院内禁止携带食品、饮料、打火机、鲜花等物品。

5、进入观众厅后,请按照演出票上的座位,对号入座,请勿在演出期间换座。

6、演出期间,请遵守基本观演礼仪,禁止进行拍照、录音、录像。在演出过程中,请不要与同伴聊天或接打电话,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观演环境。

卡司待定,本页图(为往期剧照)、文仅供参考,演职人员、演出内容及形式请以当天现场为准。


世界十大童声合唱团之一 欧洲最具价值的童声合唱团

法国圣马可童声合唱团(Maîtrise Saint-Marc- Les Choristes)也称圣马可室内童声合唱团,由著名童声合唱指挥家尼古拉斯.博特担任合唱团艺术总监及指挥,其合唱团成员年龄介于7-17岁。圣马可童声合唱团的起点很高,对挑选成员的要求极为苛刻,进入该团的孩子,除了对合唱技术有着严格要求外,还必须要拥有丰富的舞台演出经验,可谓是里昂童声合唱界里的王牌合唱团。他们演唱的曲目相当广泛,从古典音乐到二十一世纪的歌曲皆能演唱,当代歌曲的诠释也十分杰出。作为里昂最重要的文化名片之一,他们亦经常受当地政府邀请为到访的各国政要进行表演,以及在其他各种重要的场合进行表演。圣马可童声合唱团团员曾在西班牙、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举行了多次成功的巡演。


结缘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2003年《放牛班的春天》的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在圣马可童声合唱团找到了合适的合唱团员,并于影片中担当演出,由尼古拉斯.博特先生担任音乐顾问并指挥训练小朋友演唱片中的歌曲,由当时合唱团的领唱-让.巴蒂斯特·莫尼耶出演电影中的主角皮埃尔,并由圣马可童声合唱团录制并演唱了电影中的音乐。电影在2004年上映,获得了空前成功,并获得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及最佳电影音乐等多项国际性电影大奖电影的成功也让圣马可童声合唱团获得了国际性的声誉,而合唱团也沿袭了参演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这些“前辈”合唱团员唱、演俱佳的传统,通过一场场精彩的音乐会和小型歌剧在世界各大舞台中继续放光发热,备受世界各地乐迷追捧。

圣马可童声合唱团参与录制的CD专辑也广受欢迎,其中一些获得了很高的荣誉,曾蝉连法国排行榜冠军以及美国古典唱片排行榜的亚军。其销量在法国童声合唱界中名列前茅。圣马可童声合唱团数次在比如法国国家电视台等在内的多个电视台亮相,也经常在法国国家和国际电台参与播出。他们多次受到中外电视台邀请录制电视节目,参加录制的节目包括为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及综合频道的《电影之夜-跨年晚会》、《小崔说事》、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华人春晚》以及参与法国TF1、France2、France3、Canal+,节目播出后受到观众好评。

他们亦受到众多流行明星邀请合作,包括作为国际巨星席琳迪翁演唱会的演出嘉宾、在国内曾与谭维维合作。2022年,与吴青峰合作的单曲《催眠大师》在国内各大音乐平台上架后,亦受到广泛追捧。


法国圣马可童声合唱团凭借其纯净的童声和精湛的音乐表现,赢得了全球媒体的高度评价。以下是一些主要媒体对他们的评论:

《费加罗报》(Le Figaro):称赞圣马可童声合唱团为“法国音乐的瑰宝”,赞扬他们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出色表现,并指出他们的演出如同天籁之音,能够触动人心。

《世界报》(Le Monde):评价合唱团为“里昂的骄傲”,认为他们的音乐演绎具有深厚的情感力量和极高的艺术水平。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称他们为“天使般的声音”,并指出圣马可童声合唱团不仅在法国本土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国际舞台上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卫报》(The Guardian):评价他们的音乐为“纯净而感人”,强调他们在全球巡演中的出色表现,以及他们在传递法国文化和音乐方面的重要作用。

《滚石杂志》(Rolling Stone):称圣马可童声合唱团为“无伴奏合唱的典范”,并赞扬他们在演唱技巧和舞台表现上的高度专业性。

《留声机》杂志:

《留声机》杂志对圣马可童声合唱团的录音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细腻而充满感情的演绎”,是古典音乐录音中的典范。他们的演唱被认为是“无可挑剔”的。

《时代周刊》:

 美国的《时代周刊》指出,圣马可童声合唱团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评论特别提到,合唱团的成员不仅具备出色的音乐天赋,还展现出了极高的团队协作精神。

专业音乐评论:

世界音乐奖评委会:称赞他们的音乐“充满了童真与力量”,认为他们的和声编排精妙,演唱充满了感染力和情感共鸣。

无伴奏合唱协会(A Cappella Society):评价他们为“无伴奏合唱领域的领军者”,并指出他们在创新和传统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创造出令人难以忘怀的音乐体验。

观众反馈:

观众对圣马可童声合唱团的演出普遍反应热烈,很多人在观赏演出后表示深受感动。观众们称赞他们的演唱“仿佛天使在歌唱”,并表示每场演出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音乐的盛宴。

这些媒体评论和观众反馈充分体现了圣马可童声合唱团在音乐领域的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力。他们通过纯净的童声和深情的演绎,成功地将音乐的美好与力量传递给全球观众。



指挥尼古拉斯·博特

圣马可童声合唱团指挥尼古拉斯·博特(Nicolas Porte)生于1963年,从小就拥有很高的音乐天分。他最初在里昂教区合唱团唱歌,及后成为一位歌唱家,而且对指挥童声合唱产生兴趣。自1984年开始,他在圣马可学校任教音乐科,于1986年开始创立圣马可童声合唱团,并出任了圣马可童声合唱团的艺术总监及指挥。多年来他一直以严谨的态度来训练合唱团的成员,让团员们发挥出自己的特色。博特曾提到,他挑选团员的标准并不在于孩子们的歌唱技巧,而在于孩子们的音色;因为歌唱技巧可以在以后的训练中习得,而音色是独一无二的。因其坚持在选拔合唱团员时对孩子音色的要求以及坚持自己独特的训练方法,即使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公映至今已过去多年,其麾下合唱团的孩子也不断的更迭,但电影中那份天籁之音依然传承至今,可以说合唱团能保持着高水准的演出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享誉,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指挥尼古拉斯.博特。2004年合唱团参演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博特先生便受邀担任《放牛班的春天》幕后的音乐顾问,他除了帮助配乐及训练小朋友演唱片中的歌曲,还负责指导片中马修老师的指挥动作,电影之后的说是走红全球,博特先生是幕前幕后的大功臣之一。